行业洞察疫情常态化视角下,智慧政务发力点

发布时间:2021-11-22 16:39:48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关村全功能接入互联网,标志我国进入互联网时代,至今已有20余年历史,期间多次经历技术迭代和服务理念更新,使得互联网成为各行各业产品服务提质升级的必备工具,智慧化、线上化成为时代趋势。年爆发的新冠疫情更是进一步加速这一进程,“非接触式”智慧政务平台的建设保障了疫情期间政务服务正常提供,并成为政务服务提质升级的的契机。

截止到年底,基于疫情下的“非接触式”智慧政务服务已获得长足发展,各地实践案例反馈良好。与此同时,新冠疫情也极大丰富了“非接触式”智慧政务的应用场景,也显示出亟需提升之处。本文将从疫情常态化视角下,分析“非接触式”智慧政务的主要应用形式、典型案例和功能表现,最终通过问题导向指引智慧政务的发展方向。迎大家阅读+转发+留言!

一、主要形式

通过对年1月24日—2月12日的相关资料进行梳理,可以发现主要有四类“非接触式”智慧政务得以应用。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新变化会产生新的应用内容,但下列应用形式体现了“非接触式”智慧政务的应用总体方向。

1

专门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地发挥支撑作用。”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利用“非接触式”智慧政务平台发布权威信息,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撑并进行有效督查,是专门类平台的主要目标,其主要有三种类型:

信息披露类:通过这类平台,可以让民众第一时间了解权威信息,引导社会舆论,避免信谣传谣。例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显著位置设置“疫情防控动态”,同时推出“密切接触者测量仪”(公众版)等等。

疫情防控类:这类平台直接作用于各地区疫情防控第一线,既可了解患者的现实需求,又可为阻断疫情传播起到应有作用,例如:人民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求助者信息采集平台、郑州市智能健康登记系统、贵州省疾控健康管理大数据服务中心、“陕西健康云”平台等等。

督查建议类:年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通过“互联网+督查”平台促进各地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取得实效。

2

应急办公类

鉴于新冠肺炎暴发期间无法召开大型现场会议,也不鼓励集中式办公,面对政务运行的现实需要,各地区主要采用以下两种应急办公类的非接触式智慧政务平台:

远程视频类:这是应急办公类平台的主要方法,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实现工作部署以应对疫情防控的现实需求。远程办公类:通过远程办公,解决了疫情防控期间政府部门无法常态化现场集中办公的问题。例如:深圳交警使用“深眼”系统的大数据支持,对进入深圳的车辆进行扫描、核验,对其风险识别并进行处理;甘肃省高效利用移动办公平台“陇政钉”,开展日常办公以及对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

3

政务服务类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主要有以下三类政务服务类非接触式智慧政务平台得以应用。

在线审批类:这类平台解决了疫情暴发期内,不鼓励政务客体现场办理政务事项,但又有行政审批的迫切需求的矛盾,从而方便办事群众。例如:浙江省PC端或手机APP办理线上审批服务;山西省卫健委线上线下并进式审批通道;贵阳市线上办理审批类政务服务等等。互动交流类:通过非接触式智慧政务平台,原本需要政务客体前往现场咨询或投诉的事项一律通过在线平台或者语音电话完成。自助服务类:此类平台无需政务主体审查即可自行办理相关政务服务事项。例如,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出台政策,涉及疫情防控保障的车辆可自行于该部门网站中下载、打印通行证,无需签字、盖章等接触式服务即可生效。

4

第三方应用类现实工作中一些技术成熟、平台稳定的第三方应用,也被广泛地应用到疫情防控工作中,除了广为应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nanzx.com/hnswz/81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更多>>

    最热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