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村庄第八届广西诗歌双年展暨新加坡南洋

发布时间:2021-11-17 13:32:16 

乡间风物(组诗)

·张建新·

芦?苇

我们在泥沼里相遇

获赠一套深陷的美学

与水为邻,水映照着我们的躯壳

风一吹,形神俱裂

被那些永不到达的未知吸引着

构成了我们立于泥沼的勇气

每一道潾潾波纹里

都暗藏了一个独立王国

似乎可以抗衡虚空的浩渺

正是这种抗衡

将我们艰难地保留了下来

免于昏睡,滩涂之上的鸟儿

都飞走了,留下几根羽毛

垂首,在来去无由的世界

用一根空管续命,星空既高远

又危险,我们头顶翎羽

如饥饿鱼群向更深处觅食

给自己带来思想的光辉

在田野里寻找自己

常常问:心安于何处

浮尘乱人耳目

但在田野中,明月随处可见

时而是落在胸口的蝴蝶

时而是树叶旋转着

填补你身后绵长的虚空

清风拂动绵延竹海

送来多年前你们的轻言细语

这让你莫名动容

一种失而复得的意外惊喜

使你获得站在悬空栈道

放眼云雾盘桓时空的勇气

另一个你从龙潭

碧蓝的湖水慢慢现身

你终于找到了你,原来

你一直在明月的怀抱里

召唤你,从未离去

油菜花开

天晴。风起。已不觉得冷。

红梅开得艳丽,油菜花渐趋规模

理发的师傅说只晴暖了三天

就眼看着玉兰花全开了

你看,他也并不完全专注于头发

昨天去桃岭看油菜花

黄灿灿的花海将寒气挤出眼球

田埂间挤满了拍照的人

是职员、退休者、情侣或者商贩

他们来到这里证明了

生活并不完全在他们紧攥的手中

摄影机里的世界令人向往

他们把它挂在胸前

他只需要那一块被截取的色彩

把自己放进去,所以要笑

要比心要摆兔子手势

阳光灿烂,花满田野

仿佛这一刻所有的生活就在这里

踏?青

语言修饰不了世界

咖啡也解不了春困

“好大一个宕”形容春风里的漏洞

“好大一个水”说出泛波的春水

三岁小儿用蹩脚匮乏的词语来感叹

却足以让我们信任他的真实性

沿着河边踏青,顺便

看看那些垂钓者的鱼篓

你陪着我经过一个个枯朽的事物

手机拍下的幻影也是生活的态度

正确与否已不重要,而震撼则偶尔需要

芦苇有招摇之美,易于见到

我在分辨河滩青草之下泥沼陷阱

青草修饰了河滩,还有蓝白的小野花

让它变得斑斓,当离开之心已定

这些就已经变得不重要甚至成为阻碍

翻过大坝,我们还看到那些留在

无名里的植物,甚至看到难得一见的

两只喜鹊,它们叽叽喳喳叫着在草地上

起落,恢复着事物原貌

鸟不愿再鸣叫

鸟在叫

鸟在雨里叫

鸟在冬天的雨里叫

鸟不属于雨

也不属于冬天

雨进入不了鸟的内部

而冬天又死寂沉沉

鸟用叫声

把自己区别开来

这是鸟孤立无援的

辩证法和方法论

路过大雪中的菜地

看到鸟群零星散布于

白菜和萝卜之间

白菜仍留有斑驳绿色

但萝卜在雪泥下面

像深埋的头颅

鸟群就呆立在四周

我挥手跺脚恐吓

希望听到它的鸣叫

它只沉默低飞到远处

好像它的叫声

也被深埋在故园的大雪里

美好新世界

清晨的薄雾后面

白鹭在湖坝上站成一排

它们映入湖水中的倒影也是

湖边的小山丘矮松繁密

数不尽的明月夜短松冈啊

昨晚有零星雨水

为燥热的秋老虎慢慢降温

给焦渴的世界一丝喘息机会

松林间有新鲜微风吹过

我希望的世界正如此景

白鹭是草木分娩出的清新之词

潾潾湖水不仅用于

解渴消暑,还可以分开

错综小山为你送来另一个身份

作者简介

→张建新,年生,安徽望江人,著有诗集《生于虚构》《雨的安慰》,作品见于各诗刊及诗歌选本,曾获张坚诗歌奖、御鼎诗歌奖、《安徽文学》年度文学奖诗歌类一等奖等。

记忆之诗(组诗)

·张抱岩·

村庄轶事

我们通用的版本

唯一的在场证据

掌握在多数万木成林的手里

邮票大的墓地

邮戳朝天竖立

我们每个人,很少从死者那里

收到渴盼已久的亲笔回信

我母亲常跟我念叨,她要搬回老家去住

言外之意,我和妹妹的城市

留不住她的灵魂,肉身和心灵

城市的奔丧之地,狭小逼仄

每每与灵车和送葬人擦肩

我就想起村庄的邻居为庆祝新生婴儿的喜讯

而奔走相告

我还想从过去和死亡那里

赎来我曾将一把干草

一把干草喂大的牛犊,和它产生的感情

啊,我们一起在落日下劳作

大地上移动着我们光芒四射的影子

影子逐渐暗淡,盖住坟头上的洞穴

那种缓慢,类似青草从泥土里踮起脚跟

感恩之诗

多年前我家饲养的牲畜

和我家人都有着相同的气息

我用乡村的生活经验簇拥着它们的脸庞

在梦中一次次接受它们的爱

向我的记忆靠近

我周遭的事物也是如此

喂养我,为我所用

我们成为彼此的灵魂的一部分

我们走在彼此路的方向

加入彼此的生命行列

亲人和祖国也在回报

春天的万象也在拿出真诚

最小的蝼蚁还爱护自己搭建的巢穴

每天的落日爱着人间

每天落得缓慢一些,再慢一些

死亡也眷念往返的肉身

等了好长的路,还会相见

山谷的回声抱着山谷

乡间的油菜花

我借助黄铜的光芒

走在柔软的乡下

我去祭奠亲人

看见陌生人布满街道

我向陌生人借一把铁锹

我告诉他,我们以前是邻居

生者的房前屋后和死者的门前

都站着喜笑颜开的油菜花

两种境界

只有它调和着

互不形成紧张和偏颇

它一直是走在深处的使者

附在表面上传达两者暗处的捷报

拾荒老人

他的身上有我的必经之路

我看见有桥梁架在我们之间

腰做了桥的弧形

他的头上移来芦苇荡

破烂衣衫如同一块荒地

他走在大街上,目光盯着地面

像一台退役的老坦克

在最后告别脚下的战事

我的新鲜之风应吹进他

陈旧的世界

我能带给他生机

我能为一棵老树浇灌

我帮不了什么,他的苍老和缓慢

他的三轮车倒可以驮着他

走向落日

他在夕阳里变卖

自己一天的所获

这让他看起来

怜悯大于他作为废品的父亲

清?明

我在上坟的时候

一对年轻夫妇在沟边掐刺老芽

他们说这东西调着吃清热解毒

黑色的塑料袋

装着刚长出来的春天

在春风中荡漾着

生的喜悦

沟里水浅,漂浮着绿色的水藻

荆棘丛长得越发葱郁

周围没有人

只有太阳照着

我看着他们在阳光中向北移动

我上前和他们搭话

我只知道椿树芽好吃

在这片除了诸多的坟头

还有一片空旷

还有他们知道的比我更多的

一种吃植物的认知

作者简介

→张抱岩,年生,安徽阜南人,现居颍州,曾用笔名火岩、十九郎。作品散见于《诗刊》《青年文学》《星星》《飞天》《诗歌月刊》《草堂》《诗潮》《散文诗》《绿风诗刊》等,入选多种年选读本。出版诗集《蓝色月光》《王家坝书》等五部。年参加第七届全国散文诗笔会,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阜阳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淮河诗刊》主编。

个人启示录(组诗)

·宇?轩·

辽?阔

梨花带雨,春光抟成潮湿的泥丸

河水运走桃花,打了个旋涡

早起的人拎着铁桶。合欢树下井沿泛绿,青苔含水

每一年,我的村庄都会勤于耕种

忙于收割

也要嫁娶,祭祀。供养红白

每一年我的马车,都要驾起轱辘

敬畏天空,驶向辽阔

神?会

云彩不会说话,天高空阔,我们意会很久了

杉树和松枝不会说话,感谢风

将各自的母语翻译得那样好那样贴切

湖水不会开口说话,它为何给我安慰和清醒的力量

那么石头呢

大雪呢,踩在脚底的尘埃呢

秋风辞

每次路过这片田野,我都觉得低头啃草的牯牛是我

站在牛背上的白鹭是我

甚至觉得这些桦树、松林和枫杨是我

黄叶落下,秋天的气息如剑出鞘

当我觉得余晖尽洒的湖面像方言懂我

人生,就只差一座墓碑,一场雪

乡?愁

山水已经退到一个可以令人心疼的位置

炊烟,也从泛着木质香味的图腾

回到电子打火的智能时代

那么我们在哪?马路,南风和木舟

该如何清算关于人生这笔糊涂账

是否可以这样表达:味觉让我们尝尽甘苦

味觉被我们用旧了

与命运雷同的是心房,肺叶,审美和爱

今早邻居送我斤把活蹦乱跳的小河虾

我清炒。那鲜美之味,仿佛是要挽留什么

大雨之前闪电一闪

杨店是被国家地理标注过的

相信我

四海之内不必指望有人读懂你

一棵棠梨树站在旷野不管不顾地开枝散叶

它就是棠梨树而不是其他

我是说,到对岸去

你需要在语言的大河独自撑船

个人启示录

黄昏如此富有,简直丘壑难平

杀过白云的雁阵

在向一个穷人索要什么

或许是神示

生活中我被一条崭新的沥青小路

引上云端

更多时候

它会将我拽向市井,工资卡和亲人身旁

我像脚下的土地被词语流转

却不能像杨店社区招商引资而来的园林公司

兑现一片经济作物

回忆录

秋水长天在我手里毁于一旦

亲情还剩下一棵柿子树

对着日月和良心说“一锅饭未冷”

差一点,我就出家了。差一点

我就买下整座南山

州省繁华的里面,咳血的脸盆已被用旧

妈妈赐予我的乳名已被用旧

马蹄,鸟鸣和落日,已被用旧

现在我知道处方比佛经精确

有几次我被换算成毫克

被药力支配到

比杨店还要客观清醒的位置

有几次,我确实想到黑暗中的胶鞋

带静电的毛衣

抽屉里锈迹斑斑的口琴……

作者简介

→宇?轩,70后,乡村医生。参加第十七届全国散文诗笔会;《诗潮》第二届全国新青年诗会;《诗歌月刊》第二届新青年诗会。曾获首届屈原诗歌奖、第四届全国海洋文学一等奖。著有诗集《与药书》《不恨集》。

春风无言,吹拂往事(组诗)

·陈巨飞·

月?光

月光照在山路上,记忆又明亮起来。

那晚的苏联电影,有着好听的片尾曲。

村庄睡去了,零星的狗吠,

伴着哗哗的流水。

这是我重复的梦境,直接取材于

我模糊的童年。

我一生走不出这一夜的月光,

故乡的泥土又松又软。

一条河

我们在一条河边生活得太久,

早已丧失了忍受饥渴的能力。

野油菜开花了,

破瓦罐躺在淤泥里。

这是潮湿的雨季,我们撑伞来到河边;

脚下的堤坝阴冷,

慢涨的春水,却难以突围。

我们活在河边,连鞋子都洗不净吗?

我们走过泥泞,连脚印都留不住吗?

我们的惶恐,我们的清澈,我们的哀戚——

都随这条河一路北去,

再也没有回头。

远?山

在闷热的午后,我想起匡冲磅礴的远山。

年少的时节,我时常站在一大片紫云英里,

看远山接纳残阳的余晖。

我也曾站在山顶,看低矮的房屋,

看炊烟逐渐变淡,田地现出清晰的轮廓。

我的一生,终究要翻越一座座山吗?

我的双脚,终究要陷进不停奔走的鞋子吗?

当我歇下来,想起月明星稀的夜晚,

远山只有一团模糊的黑影。

没有人比远山走得更远,

没有一首歌,在山的那一边迎接黎明。

孩子在摇篮里梦见远方的风景,

他的父亲正走在返乡的路上。

湖?水

湖水涨了,春天一天天地丰盈。

我惊诧于岸边的槐树,

一天天地倾向于塌陷。

父亲的头上开满了梨花,

他梦见年少时遇见的大鱼,

到湖里找他了。

母亲一宿没睡,她喃喃自语:

“我这命啊,竟抵不过陪嫁的手镯。”

他们划着暮年的船,

沿青草深处,寻找烟波浩渺的旧天堂。

木桨哗哗,拨动湖水;

春风无言,吹拂往事。

淠?河

人是会死的,

河会不会死?

我的母亲甚至不知道她修的河的准确名字,

我知道它叫作淠河,

却从没有和它肌肤相亲。

它在我的血液里会不会死?

抑或它从未活过?

母亲很少感慨生死,尽管她已经到了

岌岌可危的年纪。

我不敢想象一条河在梦中站立了起来,

幽暗的河水,

会变成白色的瀑布。

我更不曾想过,一个人静静地躺下来了,

变成一条无声的河流。

匡冲志:木匠

他在月光下蘸盐水磨斧子

他在祠堂前雕匾额洗墨迹

他挑着工具箱摸黑回家

他身后跟着一只鬼

他打制的棺材结实无比

他在骨灰盒中安身立命

天冷了,他燃起刨花取暖

就着火光,他读一本金庸小说

趁着酒劲,他在塘里摸出两只老鳖

一场豪赌过后,他挥刀剁去左手食指

他有一柄锯子,太锋利,却锯不断往事

他有一把尺子,太短,只能量自己的一生

作者简介

→陈巨飞,年生于安徽六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参加第三十四届青春诗会,曾获安徽诗歌奖、李杜诗歌奖等,出版诗集《清风起》。

乡间画(组诗)

·应文浩·

智?慧

在我的家乡

从低到高

一直这样排序——

山峰、树木、水塘

以及水塘里似穗的星光

因为

离庄稼越近的

会被举得很高

这一天不远了

我预感到

这一天不远了

我会回到村庄里

每天晚上

像河边一棵听风的树

听蛙声,轻摇轻晃

听狗叫声

感觉往事可以召回

眼前的可以走出更远

更多的时候

要留给头顶的天空

童年时

把较亮的星星数尽了

剩下那么多弱弱的

需要站在寂静里

用心找出来

一颗一颗大声数出来

像拯救每一粒

发育不全的种子

这一天不远了

如果灵魂也能还乡

我愿用星星做标记

冬日乡景

净裸的树

像人体经络图

它们不哆嗦

因为根的拖斗

满载着

阳光铺洒在雪上

雪覆盖在田野上

田野,捂在愿望上

如同一个人

习惯把最珍贵的

压在箱底

乡间画

第一幅

天空空得只剩下蓝

第一只鸟未飞临前

缺一个中心

第二幅

草木疯长

几片橙色的叶子现于苍翠里

异色似星火

最后一幅

河边一头牛

边吃草,边辨认自己

岸上、水里

它拥有两个世界的原点

惭?愧

下午的世界更亮了

阳光像要穿透地球

去背面攀援

不远处,点点白雪

回眸之光

温馨而美好

世界如一叶扁舟

而你心如桨

轻划,或搁置

像享受了一个梦境后

走出来

才想起感恩

你特惭愧

因为至今

你尚未写好这片土地

以及与她相连的一个喻体

牛吃草

小河对岸

牛群不见了

没有牛吃草的声音传来

鸟鸣生出的静偏于华丽

鹁鸪鸟的声音过于凄远

一两声蛙叫

像一场没有掌声的演出

只有牛,低头吃草声

能带来不一样的安静

让我们和草一样

有痛苦有重生

作者简介

→应文浩,著有诗集两部,作品曾获《诗选刊》年度优秀诗人奖等多个奖项并入选多种重要选本,安徽省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诗歌学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nanzx.com/hnswz/81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更多>>

    最热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