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淮河之滨,年依矿建市,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之称,是沿淮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境内资源丰富,物产富饶,有“五彩淮南”之称。
八公山豆腐
又名四季豆腐,因四季可做,故名。此菜实为素菜之珍品,更为安徽省寿县汉族传统名肴,属于沿淮菜系。豆腐起源于淮南王刘安时期八公山一带,即淮南市八公山区与寿县的交界地,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豆腐中质量最好的数八公山和寿县一带,叫做“八公山豆腐”。这种豆腐采用纯黄豆作原料,加八公山的泉水精制而成。当地农民制作豆腐的技艺世代相传,很多人都掌握了一套好手艺,做出的豆腐细、白、鲜、嫩,深受群众欢迎。
淮南羊肉汤
也是淮南一绝,与牛肉汤共为淮南双绝。淮南市凤台县的羊肉汤比较著名,而朱马店镇的羊肉汤是淮南市味道最好的。食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淮南羊肉汤味香辣,肉细嫩,以上等羔羊为原材料,辅以名贵、淮南特产香料,开锅时香飘四溢,食之口舌生香。羊肉汤亦是以汤为主,汤醇厚,味鲜美。与牛肉汤共为淮南双绝。
火烧冬笋
是安徽省徽州地区汉族传统风味小吃,将冬笋连壳埋入木柴火灰中,烧焖至手按觉微软时,拨灰取出,去壳、根,用菜刀的后部插入笋肉中向外撬成一块块的如劈柴状的条块。另用蕃茄酱、甜面酱、辣酱、芝麻油、酱油、葱姜汁等作调味品,食者择佐料拌食。冬笋脆嫩,入火灰中焐焖,笋内水分损失少,又不少原味,用刀将笋肉撬下,笋肉表面毛糙,极易吸收卤汁,故味浓,质清脆鲜嫩。
火腿炖甲鱼
属于徽菜,主要原料是甲鱼、火腿,口味是鲜香,工艺是炖,烹饪难度属于高级。甲鱼有较好的净血作用,常食者可降低血胆固醇,因而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有益;甲鱼还能“补劳伤,壮阳气,大补阴之不足”;对肺结核、贫血、体质虚弱等多种病患亦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蒸香菇盒
是淮南一道特色美食,做法简单,味道美味。取出香菇,菇面向下摆在案板上,洒上适量生粉,每个菇上放一份馅心,再用余下香菇一一盖起来,即成香菇盒生坯,整齐地摆在碟内,放锅中蒸10分钟左右。加入鸡汤、香菇水、酱油、盐和味精煮滚,用生粉水勾芡,淋上香油,浇在香菇盒上即可。
洛河豆饼
又称洛涧豆片、金钱饼、小豆饼,是“淮河三豆”(即洛河豆饼、夏集面圆、祁集豆圆)之一,是当地有名的土特产。主要用料是将绿豆粉加面粉和水和成水粉浆,用平底锅烙成饼状。食用时可炒、可炸、可烩、可挂箱,当地有软炒、香炸、怪味豆饼、挂箱豆饼等吃法,美味可口,是洛河一带盛行的美味,影响甚广。
上窑馓子
上窑粗条馓子,也称“油果”、“油面条”,上窑、洛河一带较为多见,是一种古老的汉族面食,寒食节节日食品。它可直接食用,也可烩、涮、淡季制馁,可做主料、辅料。上窑古称秦墟,历来就有经商之习,是三县一市重镇,商贾云集,骚客多集此地,故民风盛行。当地人每逢传统节日和走亲访友时,多有拎上集市的一种看似金黄澄澄、一反反整齐如梭地捆扎在一起的“点心”。
淮南胡辣汤
又叫油茶,淮南的油茶有很多的地方特色,装的容器很有特色,是个巨大的铝皮壶,有长长的壶嘴,用木塞塞住。吃的时候就倒一碗出来,稠稠的,不添加酱油的。里面加了面筋、千张丝、海带丝、花生仁、黄豆、芝麻等,口味不一样的卖家加的东西也会有所不同。喜欢辣的可自己加点辣,呼噜噜喝下去,非常过瘾。但是注意,不能一直用调羹搅和它,不然会谢掉的,谢掉以后就像水一样,就不好吃了。
糍糕
是一种淮南的特色小吃,用糯米制成。用蒸熟的糯米,拌上小葱、调料,再用特制的模具压成约1厘米厚,切成约8公分长的方块行。吃的时候在油锅里炸成金黄色就好了。这个东西外面炸的酥酥的,喷喷香,里面糯糯的,咸滋滋的,美味极了。
祁集豆圆
又称绿豆圆、小豆圆、糊虾圆,为“淮河三豆”之一,淮南境内沿淮河两岸均有大小不同的生产厂家、作坊和店铺。绿豆圆是用绿豆粉、淮河虾皮、面粉、绿豆芽或黄豆芽瓣合拌在一起,制成小圆子放入六成热的油锅中,炸制呈金黄色时,即浮出油面,涝出沥油。绿豆圆子易保管、易储存、能散装、能袋装,食用极为方便,即可煮、烩、烫、涮,也可直接食用,冷、热、干、湿均可。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nanzx.com/hnstc/137.html